这两天朋友圈被一颗3500年的小珠子刷屏了,就让我们先来聊聊这颗珠子吧。新闻报道参看这里。
新闻报道对于这颗珠子的评价是“颠覆历史”、“希腊艺术的历史可能会改写”,但是究竟哪方面历史会被改写?为什么?显然这颗珠子颠覆雅典民主史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但是它确实在那个时代独一无二。所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颗珠子所“生活”的年代,或许就能明白为什么它是“颠覆性”的存在了。
域外古印学术分享小站
这两天朋友圈被一颗3500年的小珠子刷屏了,就让我们先来聊聊这颗珠子吧。新闻报道参看这里。
新闻报道对于这颗珠子的评价是“颠覆历史”、“希腊艺术的历史可能会改写”,但是究竟哪方面历史会被改写?为什么?显然这颗珠子颠覆雅典民主史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但是它确实在那个时代独一无二。所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颗珠子所“生活”的年代,或许就能明白为什么它是“颠覆性”的存在了。
好吧,题目是有点诈唬,不过今天我们要说的是近东古代印章和其他艺术品上一种非常特别的巫术纹饰——束缚咒(Binding Spell)。
束缚咒出现在各种艺术品上,其流行的年代也非常漫长。
“性”这东西,在现代世界,或许更多人会认可其为激素导致的生理冲动。而对于“爱”,则有多元的追求:有人认可无性婚姻,也有人在寻求灵与肉的协调。
而在人类文明蒙昧初开之时,人们对于身体上的很多现象并没有科学的理解,于是情爱或性冲动便成为了一种神秘的力量。有人膜拜它,有人畏惧它,也有人企图掌控这种力量。
任何社会都有光明和黑暗的一面,而神秘的东西更容易留下那些不可知的黑暗面。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古典世界中关于“情爱”最黑暗、最隐秘的部分。
今天是4月7日,中国的清明节才刚刚过去两天。而2018年的伊朗清明节——法尔瓦尔丁甘——将在明天到来。
这个节日其实是伊朗诸多“甘”结尾的节日之一。这些“甘”结尾的节日每月一次,每次数日不等……咳,别想歪了。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梅赫儿甘(伊朗中秋节)、蒂尔甘(伊朗泼水节)、阿邦甘、艾斯班的甘(伊朗七夕节)……
虽然时至今日都还在举办,这些“甘”结尾的节日其实都和古代拜火教有关。拜火教将一年分成十二个月,每个月固定为三十天。每个月用一个神的名字命名,每天也用一个神的名字命名。
也许有人要问:一年不是三百六十五天嘛?难道伊朗人的一年才三百六十天。
(本文摘选自【弯月王朝】公众号)
介于有朋友反映前两篇脑洞太大,这篇我们将讲一个非常严谨和正经的问题——拜火教为什么要拜火。
但是,这个问题的描述本身还是有问题。因为拜火教的教徒从来不会自称“拜火教”,它真正的教名叫做“琐罗亚斯德教”,亦既以第一任教主为名的宗教。所谓“拜火教”其实是敌对教派对琐罗亚斯德教的谬称(往后看就知道为什么了)。这是搁着现代圣火凋零,研究者们也没那么讲究,但是在古代这么乱叫教徒指不定要和你干架。你看这个词用得最频繁的就是罗马人和阿拉伯人了……
拜火教的教主是谁?
波斯总坛和明教分坛是啥关系?
教主的圣火令跑哪里去了?
这些问题的答案,
或许不如你所料。
拜火教的辉煌时代已经过去千年了,但是却并没有消失。
去过伊朗的朋友可能知道亚兹德有火庙,笔者在火庙里还给一位女教徒拍过照片(可惜当时脑子抽住没有问她要一张留底)。玛丽·博伊斯教授也记录过一个遗世独立的拜火教村庄的日常。
(本文摘选自【弯月王朝】公众号)
如果说,你生活的世界是别人的一场约架的结果,
是不是会有点生活在游戏里的既视感?
而这恰恰正是拜火教的世界观。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这个世界还一无所有,只有两位大佬。后人给这两位大佬起了很多名字,其中一位叫阿胡拉·马兹达(Ahura Mazda)、斯潘达·迈纽(Spenda Mainyu)、霍姆兹德(Ohrmazd)……,另一位叫阿赫里曼(Ahriman)、盎格拉·迈纽(Angra Mainyu)、戛纳格·麦诺格(Ganag Menog)……
(本文选摘自【弯月王朝】公众号)
近东古董,在古今中外艺术品汪洋里说是沧海一粟也不为过。不过就算在这个小门类里,有些拍品即使能见到一眼仍然可称三生有幸,不管是对收藏家还是旁观者都是如此,因为你可能一辈子都等不到这么一件。
而在刚刚过去的佳士得二零一八年古董秋拍中,就出现了这样的一件拍品——
(本文此前发表于《收藏·拍卖》杂志,经编辑校改,以下是<无眼者>简化删减版,转自【弯月王朝】公众号)
还记得2017年仲夏,《大英一百件文物上的世界史》如火如荼。
我们的故事,便从体量最大的一件展品开始。就是这件密特拉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