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两亿浮雕的前世今生

(本文选摘自【弯月王朝】公众号)

近东古董,在古今中外艺术品汪洋里说是沧海一粟也不为过。不过就算在这个小门类里,有些拍品即使能见到一眼仍然可称三生有幸,不管是对收藏家还是旁观者都是如此,因为你可能一辈子都等不到这么一件。

而在刚刚过去的佳士得二零一八年古董秋拍中,就出现了这样的一件拍品——

拍品101号:亚述膏泥浮雕板——有翼精灵

亚述纳什巴尔二世在位时期(公元前883年 ~ 前859年)

估    价:待询(10,000,000美金)

结拍价:27,250,000美金(不含佣金)

这件膏泥浮雕板的发掘者,毫无悬念地,是鼎鼎大名的英国考古学家奥斯丁·亨利·莱亚德爵士,他是亚述考古学的奠基人,也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学家之一(虽然其所作所为并非毫无争议)。

奥斯丁·亨利·莱亚德爵士

亚述人是两河流域北方的一支古老的闪米特民族,曾在西亚的人类文明史上写下过灿烂的篇章。他们曾经建立过三个王朝,其中包括两个大帝国:中亚述帝国(公元前1392年 ~ 前934年)和新亚述帝国(公元前911年 ~ 前609年),其年代分别相当于中国的殷商时期和西周至春秋时期。两个帝国都曾经称霸西亚地区。

新亚述帝国初期(深绿)和后期(浅绿)版图

和很多地域广大的文明不同,亚述帝国的版图是实打实地靠着钢铁和鲜血夺取的。这个军事帝国有着数量庞大的常备役军队和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的武器装备,不管是攻城还是阵地战都足以让敌人心惊胆战。亚述的军队曾毫不留情地击溃所有的对手,不管是遥远的入侵者,还是因为苛刻的税赋或宗教压迫而起的叛乱。军队的最终目的是将庞大的资源和财富聚集在亚述的王宫之中,而由此之上诞生出了亚述艺术血红艳丽的花朵。

新亚述时期攻城场景浮雕板

亚述纳什巴尔二世(公元前883年 ~ 前859年)是新亚述帝国的第三位皇帝,也是帝国第一轮对外扩张中的强悍领袖。他的功绩包括用残酷的手段平定了阿拉米人和巴比伦人的叛乱,同时入侵了叙利亚北部和腓尼基,虽然没有攻下推罗城,但是成功地迫使腓尼基人臣服纳贡,同时也将帝国的版图推进到了地中海的东岸。为了方便控制帝国和军队出征,他将帝国的首都从亚述人的故城阿舒尔迁到了卡尔胡,也就是这块浮雕的出土地——尼姆鲁德。

亚述纳什巴尔二世立像

虽然和后来的几位军事皇帝相比,亚述纳什巴尔二世所获得的土地和战功并不算卓著,但是他平定内乱和迁都的举措确实为帝国的兴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说是决定帝国命运的一位皇帝也不为过。他的儿子夏马内舍尔三世在位的35年中,亚述铁蹄几乎踏遍了整个西亚。

亚述纳什巴尔二世重建了一度被废弃的卡尔胡/尼姆鲁德城,让其成为了整个西亚地区旷古未见的庞大建筑群。他留下的一则铭文中如此写道——

“曾经的卡勒赫城,由在我之前的一位亚述国王,夏马内舍尔【注:此处指夏马内舍尔二世】修建。这座城市已然朽溃成为废墟,变成了一座山丘,一座残骸的土堆。如今我将其重修一新。我在它周围甚至庄园,向阿舒尔,我的主献上葡萄和美酒,挖掘水渠。我建起墙垣,从最底的地基到最高的墙头,将它完成。”

重修后的尼姆鲁德城占地360公顷,城墙总长达7.5公里。亚述纳什巴尔二世迁移了16,000人入住这座新城市。当时城市中最伟大的建筑莫过于亚述纳什巴尔本人的宫殿,占地200×130米间房,位于西北方的要塞高地之上,因此在发掘过程中得名“西北宫”。(不过后来夏马内舍尔三世又造了比他“西北宫”大一倍以上的一座新宫殿)

尼姆鲁德的手绘复原图,来自莱亚德《尼尼微的纪念碑,第二系》

为了昭彰自己的功绩,亚述纳什巴尔还做了一件前无古人的大事。根据一份宴会纪念碑上的记载,在宫殿落成的那天,他邀请了将近七万人参与庆祝宴会,其消耗的食物和祭品至少包括了“300头成牛,1000头牛犊,1000头绵羊,14000头进口的绵羊,1000只羊羔,500只羚羊,500只鹿,1000只鸭子,1000只鹅,500只野鸟,10000条鱼,10000只蛋,10000条面包,10000桶啤酒、10000桶红酒……”。这些人在参观完了宫殿中精美的浮雕后在”喜悦和祥和“中归去。

亚述纳什巴尔的宴会纪念碑

比规模更重要的是,亚述帝国的王朝艺术从中亚述时期(公元前14世纪)就开始酝酿发展,经历五百年传承,其精华成就便体现在这些宫殿建筑,尤其是宫墙浮雕上。而亚述纳什巴尔二世则是新帝国的第一位雄心勃勃的建造者。

在莱亚德爵士的《尼尼微及其遗物》(Nineveh and its remains,1852年出版)一书中如此描述他在尼姆鲁德遗址的西北宫殿,也就是亚述纳什巴尔宫殿遗址中的发现(第70-71页)——

在两天中,工人们挖到了一面墙板的顶部。这面墙板保存完好,并且依然立在它原来的位置。让我非常满意的是,在【墙板的】南侧我找到了两个人物形象【浮雕】,他们的体量明显大于正常人,以浅浮雕方式雕刻,并且仍然像刚刚完工那样新鲜。这是第三份平面图中的B房间中的第30号墙板【注:随着发掘的推进莱亚德一共画过三份“西北宫”的平面图】。在几个小时后,墙板上的泥土和杂物被完全清理掉,它完好无缺。【人物】袍服上细泥地雕刻着装饰物,流苏和花边,手镯和臂钏,头发和胡须上精美的卷须,一切都是完整的。人物背对背站立,长着翅膀。它们显然代表着神灵,掌管着四季,抑或特别的宗教仪式。脸向着东方的那位,右臂中挽着一头野鹿,右手握着一根树枝,枝条上长着五朵鲜花。在它的鬓角处扎着发带,前端装饰着序轮花。另一位【人物】左手拿着一个方形的容器,或是一个吊桶,右手则拿着一个类似枞果的物体。它的头上戴着圆帽,帽子的底部有一个角【注:因为是侧面像,所以实际是一对角】。两个【人物】的服饰包括从肩膀一直挂到脚踝的长袍,以及内衬的及膝短衣,都装饰着繁复而华贵的流苏和花边。头发和胡子打理得整齐而优雅。和库萨巴德【注:新亚述晚期的首都】的亚述雕塑相比,虽然浮雕略浅一些,但轮廓更为细腻而清晰。【人物的】肢体刻画极端精确,骨骼肌理描绘写实,甚而略过于强调了。

在这块墙板的西面,和其契合的是一块墙角石,装饰着花卉和螺旋纹样……很显然,我终于发现了尼姆鲁德最早的宫殿。

版画上绘制的有翼精灵形象,采自莱亚德《尼尼微及其遗物》

莱亚德描述的那两个人物浮雕正是本场拍卖中的那种“有翼精灵”。他最初发掘的位置是“西北宫”的B房间(王座所在),而拍品中的这件“有翼精灵”石板则来自S房间(可能为祈祷室)。从”第三份平面图“中可以看到这两个房间处在中央庭院的对称两侧(发掘过程中莱亚德根据推测总共画了三份“西北宫”遗址的平面图,第三份是专注于宫殿部分的)。

西北宫的第三份平面图

采自莱亚德《尼尼微及其遗物》

亚述纳什巴尔二世时期的雕刻风格更侧重人物轮廓的线条感和二维表现,使用浅浮雕为主,不强调背景的刻画。作为全新的宫廷雕刻艺术的开拓者是非常成功的,他的后继者们以此为基础逐渐融入了三维的高浮雕表现手法,然后又加入了更为丰富的远近背景描绘,使画面更为写实生动。而亚述纳什巴尔时期的浮雕则更突出主要人物,所有浮雕当年都涂有庄重而浓厚的色彩,凸显出其纪念碑式的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

莱亚德推测的浮雕着色方案

采自《尼尼微的纪念碑》

几乎每一块出自“西北宫”的大型墙板浮雕中部都有一片密密麻麻的楔形文字带,所有的文字内容都几乎一样,这便是所谓亚述纳什巴尔二世的标准铭文,在这些铭文中,这位皇帝反复强调着自己是“亚述的王,世界的王,伟大的王,强悍的王”

铭文分为几个部分——

王的世系

列举了王的头衔,以及其家族世袭——父亲图库尔提-宁努尔塔(Tukurti-ninurta)和祖父阿达德-尼拉里(Adad-nirari)。

(选段)

阿舒尔【神】的大祭司,被恩利尔【神】和宁努尔塔【神】选中的,阿努【神】和达干【神】所钟爱的,伟大神祇们神圣的武器,强大的王,世界的王,亚述的王……

赞美王的武勇

列举了王作为英雄武士的各种美德和能力

(选段)

伟大的武士,总是信赖着他的主阿舒尔,他保持着这信念而生。

在大地四方的王者中他没有对手。

他是臣民的牧者,在战斗中无所畏惧,如洪水般势不可挡。

他是忤逆者的征服者,统治着一切的人类。

……

列数王的战功

列举了王在各场战役中的胜利、击败的敌人和战果。

(选段)

……

【我是那】国王,让底格里斯河对岸和黎巴嫩以及大海【指地中海】之间的土地归降,使整个拉库【阿拉米人的一支政权】,苏胡【底格里斯河中游,马里城以南的区域】,以及远至拉皮库【马里最南部,幼发拉底河沿岸城市】的土地臣服。

……

赞美王作为臣民的保护者

【我是】亚述纳什巴尔,虔诚的王,大神的崇拜者,愤怒的巨龙,所有城市和山川彻底的征服者,统治者之王,驯服危险的敌人,闪耀着光辉,无惧争斗,不歇的雄狮,震撼着抵抗者,值得赞美的王,牧人,世界的保护者,敕令能粉碎山川和海洋的王,从东到西,我用武力让那些无情的王者服从。

卡尔胡城和王宫的建造

列举了城市和宫殿建造的过程及其规模

(选段)

……

我移除了古老的废墟土堆,一直挖到水线,直到120层砖块之下【这里指挖掘的深度有120层砖那么深,而不是真的有砖】。我打下基础。建起宫殿,有着雪松、杉木、杜松、黄杨木、柚木、笃耨香树和柽柳的厅堂,作为我的皇家寓所,我在位期间持久的休憩所在。

我用白色石灰岩和雪花石膏雕刻出山川和海中的野兽,并用它们将大门装饰的美仑美奂。我用铜泡做出它们【指门上的浮雕】的边框,装上杉木、雪松、杜松和笃耨香树的门板。

银的、金的、铜的、锡的、铁的,那些来自于我统治的土地的,我自己的战利品,有多少是多少,我将它们带入宫殿,放在那里。

正如最后一段所描写的,宫殿吸引人的不仅仅是浮雕,还有数量巨大的劫掠品,其中就包括大量来自腓尼基的象牙制品。比如这件著名的狮子咬黑人男孩的象牙雕刻当时就存放在”西北宫“中。不过这又是另外的一个故事了。

狮子咬黑人男孩,象牙雕刻

奥斯丁·亨利·莱亚德在尼姆鲁德的惊世发现既有着巨大的运气成分(而法国人在对面的山头挖了几个月却几乎一无所得),也和他细致的调查和长期在中东的旅行经历有关。这场大发现让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冒险者一跃成为英国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在回到不列颠群岛后,他迎娶了美丽的妻子,并以亲手发掘的一组精美的滚印加工而成的首饰作为订婚礼物。

莱亚德夫人和订婚首饰

尼姆鲁德大发现之后上百年的时间里,这些来自古代亚述的艺术品在整个欧洲掀起了近东文明研究的热潮。浮雕板、象牙雕塑、宝石滚印和首饰等成为了各大博物馆和富豪们争相收藏的目标。一波又一波考古队从欧美各国进入亚述人的故土,巨大数量的出土资料也为我们构建起两河流域乃至整个西亚文明五六千年的浩瀚历史。

在两河流域漫长的历史中,古亚述文明较为显赫的时间其实加起来不到一千年,但是因为这个最初的大发现,研究整个两河流域历史的学科至今仍被称为“亚述学”。

莱亚德著《尼尼微的纪念碑》封面

而这些大发现的缘起,则是因为这片土地和《圣经》中记载的诸多事件之间隐约的关联。

《圣经》曾记载道,一位名叫“宁录”(Nimrod和“尼姆鲁德”-Nimrud拼读非常接近)的枭雄在亚述建起了四座城市,名为尼尼微、利河伯、迦拉和利鲜(《创世纪》第10章第10-12节)。在莱亚德的伟大发现之前,学者们就已经在争论尼姆鲁德遗址是利鲜抑或迦拉了,而莱亚德本人在发掘过程中一直坚信尼尼微是一个更为广大的区域,而尼姆鲁德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发掘的结果证明莱亚德最初的想法是错误的,尼姆鲁德就是迦拉(Calah = 卡尔胡Kalhu),圣经和史实之间也多少有一些偏差。不过”宁录“背后或许真的有着亚述纳什巴尔,这位豪气万丈又好大喜功的亚述君王的影子。

《宁录》,大卫·司哥特油画作品,1832年

几年之后,莱亚德的助手霍姆兹德·拉萨姆又在库云吉克发现了亚述巴尼拔的图书馆,其中珍藏着著名的《吉尔伽美什史诗》泥板,又名“大洪水泥板”(不少幸运的朋友应该在《大英一百件文物上的世界史》展览中见过它)。泥板上所记载的两河流域古老神话提到了一场大洪水,和《圣经》记载的大洪水神秘地契合,加上”西北宫“浮雕铭文上提到的迦拉,让莱亚德的发掘工作变成了一场朝圣式的英雄壮举。

“大洪水”泥板,来自亚述巴尼拔的图书馆

也正因为和《圣经》的瓜葛,让”西北宫“的石雕走向了世界。这些远古记忆的”见证者“成为了世界列强们趋之若鹜的宝藏。

英国和法国最早参与了现场挖掘,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尼尼微及其遗物》艺术中列举了大批运回英国的出土物品,现在大部分陈列在大英博物馆;法国人虽然运气不及莱亚德,但此前他们在科萨巴德的收获多少也能给卢浮宫撑门面。而远在新大陆的土豪们此时也开始蠢蠢欲动了。

莱亚德著《尼尼微及其遗物》封面

莱亚德在”西北宫“的发现公诸于世的同时,美国对外传教事务部门获得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允许,向摩索尔派遣传教士和当地的东方教会合作。于是,一批又一批带有“特殊任务”的“传教士”从新大陆出发,开始前往古老的亚述。他们的目的是为美国这个年轻而富有的国家获取一些来自“西北宫”的精美艺术品,尤其是那些和《圣经》有关的宫墙浮雕。他们的背后则是美国的大学和宗教机构的负责人,比如耶鲁大学、纽约联合大学、奥伯恩神学院,还有拍品所属的弗吉尼亚神学院。

在遗址现场则是一场浮雕板的争夺战,或许不亚于今日的佳士得拍卖:英国和法国的代表们还想在发掘的基础上多捞一些回去,而美国的”传教士“们之间也在竞争。最早一批“传教士”中的一位,耶鲁大学的代表弗里德里克曾经在书信中这样写道——

法国人已经走在我们前面,他们获得了五块浮雕板,而留给我们的只有三种类型了【指浮雕板的图案】。安姆赫斯特大学的代表,罗德贝尔教授强调要和耶鲁大学、纽约联合大学机会均等。我们【指美国的”传教士“】当然不可能像冤家对头一样跑到遗址堆上,所以作为一个团体我们拿走了六块浮雕板,尽我们可能地分成了三份,我先给耶鲁挑了一份,然后是联合大学,然后是安姆赫斯特。

弗里德里克所属的团队代表了耶鲁大学、纽约联合大学、安姆赫斯特大学、奥伯恩神学院等机构,是当时最大的“传教士”团队——当然这些人是在路上逐渐“自由组合”的。而佛吉尼亚神学院的代表则是亨利·拜伦·哈斯克尔——鲍登学院1855年的医科毕业生。消息灵通的哈斯克尔在得知“西北宫”出土的圣经浮雕板后,也想去遗址碰碰运气,于是着手向母校寻求财政上的支持。同时他又联系了另一位金主,后来弗吉尼亚神学院的院长约瑟夫·帕卡德,尔后踏上了这趟特殊的“传教”任务。

1860年的弗吉尼亚神学院

1860年前后他一共从“西北宫”获得了九件浮雕板,五件给了鲍登学院,三件给了弗吉尼亚神学院,还有一件给了金融大亨本杰明·布鲁斯特。相比之下,弗里德里克团队的“买卖”则大得多,1860年前该团队即获得了55件浮雕板人物,此后又获得了42件。

真正的挑战是运输这些石板,在遗址上挑选和切割下来的石板被运到摩索尔城中。为了打包上船,厚度一英尺以上的石板被削减到几英寸,然后分成几块,捆扎和包装。在没有大型空运和海运设备的时代,这确是一个令人遗憾的过程。关于这点,弗里德里克在书信中写道——

在犹豫了好一阵子以后,我决定锯开它们。我的行动是在尽量收集相关信息的前提下,遵照如下原则去实行的——一些小的损伤总比冒彻底毁坏它们的风险要好……你只要用和石头颜色一样的水泥把他们粘合到一起,任何一个带着刻刀的足够“聪明”的石匠都可以很容易第将他们完美恢复到锯开前的样子。……打包是我做过的最为痛苦的工作……用来打包的羊毛每磅要花掉我3美分。我怀疑在康乃迪克它们能否卖到这个价格。

具体的运输路线有两种方案,主要区别在于去往港口的方法:用骆驼队运送到地中海沿岸的港口出海,或者通过底格里斯河的水路运到波斯湾出海。弗里德里克选择了前者,哈斯克尔很可能选择了后者。

就这样,这些巨大的浮雕板辗转来到了新大陆。讽刺的是,弗里德里克团队带来的浮雕板大部分嗣后流入了美国的财富传奇们的手中,比如J.P.摩根,约翰·D·洛克菲勒等,而后又被捐献给了大都会博物馆。而佛吉尼亚神学院则在一百五十年中一直以自己的收藏为荣。

1900年大都会博物馆中的亚述浮雕

最终在2018年10月31日凌晨,经过漫长的竞价,拍品101号的亚述浮雕板有翼精灵以27,250,000美金拍出,加佣金后总价为超过30,000,000美金,折合两亿人民币。当然,这个级别的拍品的价值已然无法单纯以金钱进行衡量,只能说无论谁中拍都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情,而作为旁观者能够见证一件古代珍宝的有序流转也可谓一种有趣的经历了。